当前位置:首 页 >> 犹太文化>> 犹太文化知多少 |
犹太文化知多少 |
||
与古典文明研究的其他分支一样,犹太学是西方传统最悠久的一门学问。在圣经时代,犹太人的祖先所创造的“希伯来文明”,被誉为哺育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从人数上看,犹太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只是很小的一个分支,当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约有1400多万,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但就影响力而言,犹太人却是一个非凡而卓越的民族。它们的历史和传说,总是被人提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犹太史上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
从学科归属来看,犹太史是“犹太学”(Jewish Studies/Judaic Studies,也称犹太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所谓“犹太学”,是指专门研究犹太文明的一门学问,具体包括犹太宗教、历史、哲学、文化、语言、文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时间跨度始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伯来人的出现,历经漫长的大流散时期,一直到当今世界的犹太人。从广义上说,犹太学以犹太人的所有活动以及与犹太人有关的一切内容作为考察对象,例如《希伯来圣经》研究、希伯来语言学、拉比文献与评注、犹太哲学与神学、犹太艺术等都是其下属的研究门类。 特选子民(the Chosen People) 《圣经》中对以色列人的称谓。《圣经》多次强调上帝将以色列人选定为其子民,他们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被要求成为一个“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后来《塔木德》还专门对以色列的这一神选地位做了解释:认为《托拉》曾被赐给所有的民族,然而只有以色列人愿意接受。拣选与责任如同一块硬币的两面,以色列人的神圣性一方面来自神的眷顾,而同时又被要求承担许多义务,遵行《托拉》的许多诫命以圣化自身。 以色列(Israel)
根据《圣经》的叙述,以色列一词来源于第三位族长雅各。他在雅博渡口夜遇天使,与之摔跤并得胜,从而被赐名“以色列”,意为与神摔跤并获胜的人。“以色列”一词包括双重的意义,首先它是一个民族概念,以色列人是因为接受了神启《托拉》的缘故而成为神圣的民族;同时,它又是一个地理名词,上帝将原来的迦南地赐给以色列人作为“应许之地”(the Promised Land),而称为以色列地(Eretz Yisrael)。 古代犹太会堂的马赛克
古犹太会堂地板上的大卫星 《托拉》(Torah)
意为“指导”“道路”,希腊文作“nomos”,转译成英文为“law”,中文译为“律法”。狭义上专指《希伯来圣经》前五卷《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广义上泛指上帝启示给以色列人的所有典籍法规及精神启迪。《托拉》的精神实质在于它是一种神圣的法度,规定并指引着以色列人以实现生活各个方面的圣化:“雅卫的律法完备,能苏醒人心”(《诗篇》19:7)。 弥赛亚(Messiah)
原意为“受膏者”,指上帝所选中以解救其子民的特殊权能者。犹太教相信弥赛亚及其拯救的观念,认为来自大卫家系的拯救者,将召聚所有犹太流亡者回归故土重建主权,恢复曾经的辉煌盛世。犹太人相信并期盼弥赛亚及其时代的到来,因为届时全体犹太人都将获得救赎。对弥赛亚及其时代的期盼在凝聚散居犹太人的集体意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犹太历史上,也出现多次伪弥赛亚运动,巴尔·科赫巴与萨巴泰·泽维就被其支持者尊奉为“弥赛亚”。 摩西与托拉
正在弹琴的大卫王 正典(Canon) “正典”一词最初来自希腊文(Kanon),原指一种芦苇杆,引申为标准、准则,《希伯来圣经》正典的概念由此而来。宗教意义上的“正典”是指某种经文有着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神圣性,它被认为是神之启示,因此不可增添,也不可删减,必须严格遵守。正典后的《希伯来圣经》包括《托拉》《先知书》和《圣文集》三大部分。它的正典化过程也据此分为三个阶段,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世纪,这三部分依次形成并获得了神圣性,然而它们在神圣程度上却是不断递减的。 《塔木德》(Talmud)
它是流散犹太人行为与思想的最高准则和根本指南。大约在公元200年前后,犹太教公会首领犹大·哈纳西(Judah ha-Nasi)在许多拉比学者的协助下着手将此前许多拉比贤人的言论汇编成书,名为《密释纳》(Mishnah,意为“诵读”“复述”)。通过对《密释纳》的讨论和解释,又形成一部更为庞大的著作——《革马拉》(Gemara,意为“研究”“学习”)。它与《密释纳》合在一起称为《塔木德》,狭义上的《塔木德》专指《革马拉》。以阿拉米文写成的《塔木德》有两部:《耶路撒冷塔木德》与《巴比伦塔木德》。 隔都(Ghetto) 也称“犹太人隔离区”。基督教会为禁止犹太人与基督徒交往,常限制犹太人的居住范围,以实施孤立或迫害。而犹太人出于宗教生活的需要也自愿集中居住,以保持传统习俗和信仰。作为一种强制性文化现象,隔都出现于1516的年威尼斯。当时的威尼斯参议院提议将犹太人集中隔离到城市东北角的新铸炮厂(Geto Nuovo/New Foundry),因为它像一座堡垒而容易看守。随后天主教会发起反宗教改革而将之推广开来,整个西欧开始了快速的“隔都化”进程,“隔都”进而成为欧洲犹太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一转型期的组织结构。作为一种新的反犹形式,“隔都”的设立有着限制和利用犹太人的双重目的。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
1938年11月9—10日纳粹德国抢劫犹太人财产和迫害犹太人的事件。因暴行后到处都是砸碎的玻璃,故有此讽刺性名称。11月7日,德国驻法大使馆三秘冯·拉特被波兰犹太大学生格伦斯潘枪杀。希特勒和戈培尔以此为借口,发动党徒在整个德国和奥地利对犹太人采取报复行动。9日当晚,有91名犹太人被杀,数百人受重伤,约有7500家犹太商店被洗劫一空,约177座犹太会堂被焚毁或拆毁。这个事件成为纳粹统治下的犹太人生存状况恶化的转折点。 |
E-mail:Chinashawen@outlook.com 地址:北京 电话:0086-10-64107777 copyright2005chinajew.com 摩西国际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与古典文明研究的其他分支一样,犹太学是西方传统最悠久的一门学问。在圣经时代,犹太人的祖先所创造的“希伯来文明”,被誉为哺育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从人数上看,犹太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只是很小的一个分支,当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约有1400多万,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但就影响力而言,犹太人却是一个非凡而卓越的民族。它们的历史和传说,总是被人提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犹太史上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
从学科归属来看,犹太史是“犹太学”(Jewish Studies/Judaic Studies,也称犹太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所谓“犹太学”,是指专门研究犹太文明的一门学问,具体包括犹太宗教、历史、哲学、文化、语言、文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时间跨度始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伯来人的出现,历经漫长的大流散时期,一直到当今世界的犹太人。从广义上说,犹太学以犹太人的所有活动以及与犹太人有关的一切内容作为考察对象,例如《希伯来圣经》研究、希伯来语言学、拉比文献与评注、犹太哲学与神学、犹太艺术等都是其下属的研究门类。
特选子民(the Chosen People)
《圣经》中对以色列人的称谓。《圣经》多次强调上帝将以色列人选定为其子民,他们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被要求成为一个“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后来《塔木德》还专门对以色列的这一神选地位做了解释:认为《托拉》曾被赐给所有的民族,然而只有以色列人愿意接受。拣选与责任如同一块硬币的两面,以色列人的神圣性一方面来自神的眷顾,而同时又被要求承担许多义务,遵行《托拉》的许多诫命以圣化自身。
以色列(Israel)
根据《圣经》的叙述,以色列一词来源于第三位族长雅各。他在雅博渡口夜遇天使,与之摔跤并得胜,从而被赐名“以色列”,意为与神摔跤并获胜的人。“以色列”一词包括双重的意义,首先它是一个民族概念,以色列人是因为接受了神启《托拉》的缘故而成为神圣的民族;同时,它又是一个地理名词,上帝将原来的迦南地赐给以色列人作为“应许之地”(the Promised Land),而称为以色列地(Eretz Yisrael)。
古代犹太会堂的马赛克
古犹太会堂地板上的大卫星
《托拉》(Torah)
意为“指导”“道路”,希腊文作“nomos”,转译成英文为“law”,中文译为“律法”。狭义上专指《希伯来圣经》前五卷《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广义上泛指上帝启示给以色列人的所有典籍法规及精神启迪。《托拉》的精神实质在于它是一种神圣的法度,规定并指引着以色列人以实现生活各个方面的圣化:“雅卫的律法完备,能苏醒人心”(《诗篇》19:7)。
弥赛亚(Messiah)
原意为“受膏者”,指上帝所选中以解救其子民的特殊权能者。犹太教相信弥赛亚及其拯救的观念,认为来自大卫家系的拯救者,将召聚所有犹太流亡者回归故土重建主权,恢复曾经的辉煌盛世。犹太人相信并期盼弥赛亚及其时代的到来,因为届时全体犹太人都将获得救赎。对弥赛亚及其时代的期盼在凝聚散居犹太人的集体意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犹太历史上,也出现多次伪弥赛亚运动,巴尔·科赫巴与萨巴泰·泽维就被其支持者尊奉为“弥赛亚”。
摩西与托拉
正在弹琴的大卫王
正典(Canon)
“正典”一词最初来自希腊文(Kanon),原指一种芦苇杆,引申为标准、准则,《希伯来圣经》正典的概念由此而来。宗教意义上的“正典”是指某种经文有着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神圣性,它被认为是神之启示,因此不可增添,也不可删减,必须严格遵守。正典后的《希伯来圣经》包括《托拉》《先知书》和《圣文集》三大部分。它的正典化过程也据此分为三个阶段,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世纪,这三部分依次形成并获得了神圣性,然而它们在神圣程度上却是不断递减的。
《塔木德》(Talmud)
它是流散犹太人行为与思想的最高准则和根本指南。大约在公元200年前后,犹太教公会首领犹大·哈纳西(Judah ha-Nasi)在许多拉比学者的协助下着手将此前许多拉比贤人的言论汇编成书,名为《密释纳》(Mishnah,意为“诵读”“复述”)。通过对《密释纳》的讨论和解释,又形成一部更为庞大的著作——《革马拉》(Gemara,意为“研究”“学习”)。它与《密释纳》合在一起称为《塔木德》,狭义上的《塔木德》专指《革马拉》。以阿拉米文写成的《塔木德》有两部:《耶路撒冷塔木德》与《巴比伦塔木德》。
隔都(Ghetto)
也称“犹太人隔离区”。基督教会为禁止犹太人与基督徒交往,常限制犹太人的居住范围,以实施孤立或迫害。而犹太人出于宗教生活的需要也自愿集中居住,以保持传统习俗和信仰。作为一种强制性文化现象,隔都出现于1516的年威尼斯。当时的威尼斯参议院提议将犹太人集中隔离到城市东北角的新铸炮厂(Geto Nuovo/New Foundry),因为它像一座堡垒而容易看守。随后天主教会发起反宗教改革而将之推广开来,整个西欧开始了快速的“隔都化”进程,“隔都”进而成为欧洲犹太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一转型期的组织结构。作为一种新的反犹形式,“隔都”的设立有着限制和利用犹太人的双重目的。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
1938年11月9—10日纳粹德国抢劫犹太人财产和迫害犹太人的事件。因暴行后到处都是砸碎的玻璃,故有此讽刺性名称。11月7日,德国驻法大使馆三秘冯·拉特被波兰犹太大学生格伦斯潘枪杀。希特勒和戈培尔以此为借口,发动党徒在整个德国和奥地利对犹太人采取报复行动。9日当晚,有91名犹太人被杀,数百人受重伤,约有7500家犹太商店被洗劫一空,约177座犹太会堂被焚毁或拆毁。这个事件成为纳粹统治下的犹太人生存状况恶化的转折点。